当前位置:福建机械铸造历史王绩为何被叫做“斗酒学士”?他是如何讽刺玄武门之变的?
王绩为何被叫做“斗酒学士”?他是如何讽刺玄武门之变的?
2023-03-04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初唐时期诗人,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初唐诗人王绩的名气不大,但他在唐诗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王绩是公认的五言律诗的鼻祖,他的诗扭转了文辞艳丽的六朝余风,以古朴自然,意境浑厚的田园诗为代表,为唐诗的繁盛开了先河。

隋大业年间,年少的王绩来到京城长安,拜谒了当朝权贵越公杨素。对这个少年的才华,杨素非常惊异,称赞他为“神仙童子”。当时的科举制度还不很完善,需要权贵推荐,有杨素这样的大人物品评,王绩顺理成章的举孝廉高第,被授予秘书正字的官位,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但是,王绩是天生的诗人,身上那种直率的性格与浩然的正义感使他眼睛里揉不进一点沙子。在隋末那动荡黑暗的年代里,面对种种官场的丑恶,王绩无法容忍,以饮酒这种消极的方式混日子。最后,他以生病为由回到家乡绛州龙门,过起了悠闲的田园生活。

隋亡唐兴,万象更新。王绩的家族也时来运转,王绩的大哥王度是史学大家;二哥王通号称“文中子”,门生遍天下,魏征、李靖、房玄龄、陈叔达等都是他的学生,“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则是王通的孙子;三哥王凝也是史学家;小弟王静是高祖李渊的亲信侍卫。

一家人在新朝廷都很牛,王绩顺理成章进入朝堂,成为门下省待诏,一个中央核心部门很体面的职位。新朝廷,新开始,那么王绩的日子怎么样呢?一次,弟弟王静问他:“新差事是否顺心?”王绩回答:“薪水微薄,孤独寂寞,只有每天按时供应的三升好酒勉强使人留恋!”

哥哥王通的弟子,宰相陈叔达听说王绩的抱怨后,特批给他每日好酒一斗,当时人送雅号:“斗酒学士”。每天都喝那么多,如何办差呢!看来王绩的性格并不是不适合做隋朝的官,而是根本不适合做官。

他最敬佩的是陶渊明,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写了《五柳先生传》;他自称“五斗先生”,写了《五斗先生传》。陶渊明爱喝酒,他也爱喝酒。不但形式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倔强性格也像。

不久,便发生了震惊天下的“玄武门之变”。面对李世民这种逼父、杀兄、屠侄,以政变谋取天下的卑劣行径,王绩嗤之以鼻。他并不能预测以后会发生贞观之治,单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的行为来看,完全是道德沦丧的行为,是取乱之道。如此帝王怎能做天下人的表率呢!

李世民是天子,王绩无法口诛笔伐,只能以辞职作为无声的抗议,以写诗进行无力的讽刺。他辞官返乡,写下了代表作《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是一首格式工整的五言律诗,算得上唐诗中第一首标准的五律。

夜幕将临时,诗人在东皋山上徘徊着,看着牧人驱赶牲口回家,猎人带着飞禽归来,竟没有一个相识之人,孤独地唱着《采薇》之歌,怀念古代的高士。

王绩用采薇的典故表明了自己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鄙夷与讽刺。当年,孤竹国王子伯夷与叔齐面对国君的位置互相谦让,最后二人竟然逃走,过起了归隐田园的生活。而你皇上干了什么?为了抢位竟然大打出手,杀死亲兄弟。

武王伐纣,伯夷与叔齐觉得武王不忠不孝,拦马劝阻:“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在伯夷叔齐的眼里,周武王的行为尚且不仁不孝,那么皇上的行为又算得上什么呢。

于是王绩归隐田园,怀念采薇,以伯夷叔齐为榜样,以陶渊明为榜样,过起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眼不见心不烦。这就是诗人的倔强,宁愿挨饿,也不委屈自己的臭脾气!

亲人故旧大都为官,看着王绩这样也不是办法。纷纷邀请他再度出仕,朝廷也下了征召他入朝为官的命令,他极不情愿的再度出仕。怀着对采薇的怀念,圣上的偏见,怎能有当官的心思呢!于是,他与吏部官员讨价还价,说要当“太乐丞”。

吏部官员很纳闷,王大人放着大官不做,为什么非要当个芝麻大的“太乐丞”呢?原来王绩早就打听清楚了,太乐署有个叫焦革的人,善于酿酒。当了焦革的上级,还愁没有好酒喝吗!

上班之后,焦革果然每天供应他美酒,王绩的班上的也很有心劲。但没过多久,焦革竟然病逝了,好在他的妻子也会酿酒,就这样王绩一直照顾焦家,焦革的妻子也一直供应他美酒,但天公不作美,焦革的妻子一年后也病逝了。王绩长叹一声,第三次辞职了。此生,他再也没有当官。

再次返回家乡后,他一心一意研究焦革酿酒法,专心致志地喝酒。写下了《酒经》、《酒谱》两本论酒的专业书籍。诗的造诣不好说,但酒的造诣,王绩绝对高过后世李白、贺知章等“饮中八仙”。

面对虚伪的世界,虚假的道德,王绩这种一尘不染的高尚很难适应,恐怕也只有在田园之中,在酒之中,他才能找到自己灵魂的归宿。